图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年的白露茶开订了,加码不加价。
现在定下,十月份收到的,就是不同于往年的有机白露茶。
人们常说,秋收冬藏,秋天收获,冬天贮藏,以满足未来一年的需求。
现在订下一款好茶,让它在日后长久地陪伴各位茶友,怎么不算一种“秋收冬藏”呢?
图片
说到藏茶,又想起后台收到的茶友提问,茶友问的是:“能不能用紫砂壶,去除老白茶中的陈仓味。”
这位茶友从直播间买回一饼老白茶,结果陈仓味很重,喝不习惯,听说紫砂壶能吸味,就萌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说实话,这位茶友不是第一个如此另辟蹊径的人。
那么,用紫砂壶泡有陈仓味的老白茶,真的能将陈仓味去除吗?
请各位茶友接着往下看。
图片
《2》
理论上来说,紫砂壶确实能吸附一定的杂味。
因为紫砂壶是双气孔结构,壶壁间的小气孔,有不俗的吸附性。
用它来冲泡由于长期存放而沾染上杂味的熟普,的确能将茶汤中的杂味去除,还原茶汤本味。
但要发挥这个功能,有一个前提:茶叶本身只是略有瑕疵,整体还是干净的,品质不差。
而出现了陈仓味的老白茶,是绝对的变质茶、劣质茶。
品质正常的老白茶,断不可能出现陈仓味。
图片
闻到陈仓味,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一间老旧的地下室,它阴暗潮湿、长期不通风,就会散发出阵阵沉闷、不清爽的气味。
陈仓味的出现,通常有两种原因。
要么,茶叶在存放的过程中受潮变质了;要么,茶叶被长期存放在了潮湿、阴暗,且不通风的仓库里。
正常转化的老白茶,有陈香,但没有陈仓味,两字之差,就是千差万别。
但偏偏有不少茶商,明目张胆地将陈仓味作为“老茶的标志”。
对于这种本质已经劣变的老白茶,紫砂壶或许能吸附掉部分杂味,但依旧无法改变它品质极差、有害身体的事实。
图片
《3》
退一步来说,即便是品质正常的老白茶,也不适合用紫砂壶冲泡。
紫砂壶的双气孔结构敌我不分,虽然能吸附掉杂味,但也会吸走茶香茶味。
一款优质的老白茶,拥有层次丰富的香气和醇厚饱满的汤感。
老白茶的基础香型是药香,这是一种类似于干草药的清爽香气,闻起来尤为舒爽。
除此之外,陈香、稻谷香、粽叶香等等,也都是老白茶中经常出现的香气。
品质上乘的老寿眉饼,还有可能陈化出稀有的枣香。
图片
原料好、工艺佳、储存得当的老白茶,转化出的香气是自然的、闻起来令人安心。
而那些陈仓味、梅子味、巧克力味,都是变质老白茶中才会出现的异味。
茶掌柜们为它们冠上“梅子香”、“可可香”的名号,只是在美化这些因变质而产生的怪味。
言归正传,若用紫砂壶来冲泡老白茶,那些美好的药香、陈香、枣香,都会在一次次冲泡中,被紫砂壶的气孔大量吸收。
如此一来,茶汤的饱满度将大打折扣,层次感也模糊了,喝到口中的茶汤,不再是原汁原味。
并且,在下一次冲泡时,紫砂壶的气孔遇热再次张开,原本被紫砂壶吸走的香气和滋味,又被释放到新一冲的茶汤中,反而是这一冲的物质被重新吸收。
一来一回,茶汤滋味完全错乱,再怎么品,也品不出名堂来。
图片
《4》
出现陈仓味的老白茶,就不要再试图挽救了。
对于这些已经明显变质的茶,最好的做法就是果断舍弃,不再饮用。
茶叶一旦变质,改变的不止是香气和滋味,变质的过程极有可能伴随着细菌的滋生。
即便用紫砂壶冲泡,或其他方式去除了表层的怪味,内里的有害物质也依然存在。
为了留下一饼劣质茶,去承担损害健康的风险,是绝对不值得的。
图片
平时冲泡白茶,无论新茶还是老茶,白瓷盖碗都是最推荐的选择。
白瓷盖碗有着光滑的釉面,不吸香也不吸味,能将白茶原有的茶香茶味完整地展现出来。
若是在办公室之类的场合,没有条件用盖碗,玻璃杯也是不错的选择,投茶、注水即可。
另外,对于老白茶来说,当下的时节,也很适合煮着喝。
用电陶炉搭配玻璃壶,水烧开后再投入适量干茶沸煮片刻,随着药香弥漫,老白茶醇厚、甘醇的滋味也将充分释放到汤水中。
以上列举的冲泡方式,任何一种都比紫砂壶更为合适。
图片
《5》
在探讨泡茶的方式和技巧前,第一个要确保的,一定是茶叶品质。
对着一款原料低劣、工艺粗糙,或是已经存坏、变质的劣质茶,去研究如何泡出好滋味,都是徒劳。
优质的茶叶,即便用几十块钱的白瓷盖碗,也能泡出应有的滋味。
当然,这要建立在冲泡手法无误的基础上。
茶叶品质与冲泡器具、手法相辅相成,才能泡出好滋味。
白茶的冲泡,向来忌讳用紫砂茶具。
茶友们也不必期盼,用紫砂壶可以挽回变质的茶叶,已经变质的茶叶,就让它化作春泥护花去吧。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线上股票配资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