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活动现场。
\n8月13日下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学术报告厅里座无虚席。
\n“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从来就没有忘记。只有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伴随着两位重庆大轰炸幸存者曾宪君、王邦俐在现场令人动容的回忆,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联合主办,本土抗战题材动画电影《火凤重天》重庆网络名人观影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n本次活动以“铭记烽火岁月·传承愈炸愈强——用动画唤醒重庆抗战记忆”为核心,通过影像回溯历史,以分享传递精神。既是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献上一份礼赞,更是为了凝聚起社会各界传播历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的力量,让重庆的抗战故事与不屈精神在新时代持续传递。
\n走进现场,一段精心制作的“用动画唤醒重庆抗战记忆”短片率先闯进了观众的视野,光影交织间迅速将大家带回到了八十多年前的重庆抗战烽火中,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电影《火凤重天》总策划周勇紧随其后带来了题为《缘起奥斯卡》的分享。
\n“今天,我在现场首先感受到的是热烈,但在八十年前的重庆,气氛可能比今天还要热烈上百倍。”周勇格外感慨地说,已于当年8月10日就获悉日本投降消息的重庆人民已经点燃了庆祝抗战胜利的第一挂鞭炮,开始了彻夜狂欢。
\n如今,“动画电影《火凤重天》即将进入重庆院线,与普通观众见面了……”周勇说:“这是重庆人民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献上的大礼。为了这一刻,我们奋斗了八个年头。”
\n因为动画电影《火凤重天》是根据周勇的学术著作《<苦干>与战时重庆》一书改编而来的,所以他在分享中详细回顾了自己发现第一部由美国拍摄制作的反映中国抗战历史题材的彩色电影纪录片《苦干》,并于2015年将其引进回中国的历程。“我深感:《苦干》是80多年来,中美两国民间接续创造的一个传奇。”周勇这样说。
\n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周勇表示,《苦干》的中国传奇新作更是接二连三,层出不穷。“第一个代表性新作是创造了《苦干》的中国高清修复版。”周勇说,第二个代表性新作是出版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画卷——美国奥斯卡电影纪录片<苦干>史料译编选》,图文并茂地再现了80多年来屡屡上演的《苦干》美国传奇、中国传奇。第三个代表性新作就是拍摄制作了动画电影《火凤重天》。
\n王邦俐、曾宪君两位重庆大轰炸的幸存者也被邀请到了观影现场。
\n当现场播放起电影《苦干》中重庆大轰炸的片段时,有不少观众都涨红了眼眶。更令人动容的是,还有两位重庆大轰炸的幸存者代表曾宪君和王邦俐受邀亲临现场,讲述了自己在抗日烽烟中长大的回忆,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n其中,1939年5月,父母在大轰炸中不幸遇难时,曾宪君才只有半岁。“是外婆带着我吃百家饭长大。我从小认识父母就是看着他们的已经泛黄的照片……”曾宪君说,这样的痛苦,自己永生难忘。
\n王邦俐的母亲则是在当年的重庆大轰炸中眼睛严重受伤,此后一直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两位老人都表示,这段苦难的历史自己一直铭记在心,“只有不忘历史、珍爱和平,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n随后,电影总制片人张炼红女士还以《家乡·情怀》为题,分享了影片创作中的家乡情愫与责任担当,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了影片中流淌的“重庆魂”。
\n观影活动现场。
\n走进影片《火凤重天》105分钟的光影之旅,它以爱国华裔女艺术家李凌爱与西方记者斯柯特的视角展开故事。激烈的空战;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中国军民齐心协力完成的由东向西的物资大迁移;公路被炸断,不得不沿长江三峡逆流而上;以及先辈们躲警报、救大火、建新家的动人场景,以及战时重庆“愈炸愈强”的精气神等等,都在片中有了非常生动的展现。
\n《火凤重天》剧照 主办方供图。
\n整部《火凤重天》还有一大看点是,随着剧情的推进,80多年前的长江三峡,以及重庆的十八梯、魁星楼、嘉陵江、洪崖洞、抗建堂等区域、地标都相继出现在了银幕上。在中国画独特的技法表现下,当年山城特有的美尽显无遗。
\n在映后电影沙龙中,重庆市电影家协会顾问唐泽芊教授、重庆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刘帆教授、知名本土作家敖斯汀等嘉宾还分别围绕《重庆告诉世界——大轰炸不再沉默》、解读《从南京照相馆到火凤重天》、讲述《中国文化抗战——重庆故事》等主题,从历史、传播、文化、精神等多维度深入解读影片价值,让“愈炸愈强”的重庆精神在交流中进一步凝聚与传承。
\n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场,片方代表还正式宣布从8月22日起,《火凤重天》将于8月22日登陆重庆百家影院,并公布了上映影院的相关信息。
\n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实习生 张凯盈
线上股票配资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