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厨房,其实藏着七个“尺寸坑”?一旦不小心踩中一个,不是后悔拍大腿,就是天天用着别扭、擦着累、洗着糟心。
这期,我就带你走进一段“血泪装修史”,揭开厨房尺寸背后的秘密,看看你到底有没有被坑!
一、推拉门
厨房门这事儿,很多人觉得随便装个门就行。但你可不知道,门的宽度、厚度、数量,每一项都跟使用体验挂钩。
1.5米到2.1米之间的宽度,只要墙体厚度超过15公分,那必须上三扇玻璃门!两扇的推拉门,不仅开关麻烦,还容易卡住。
三联动的推拉门,开合顺畅又大气,进出也方便,尤其适合家里经常下厨的“主厨”们。行业里有句老话:“宁做三联动,不做两推拉。”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体验总结。
二、橱柜高度
橱柜的高度,是很多人忽略的“隐形杀手”。不管你是L型还是U型厨房,高低台都是必须安排上的。
特别是身高1.6米以上的朋友,炒菜区建议定在83厘米,这个高度刚刚好,不会让你弯腰驼背,也不会抬太高胳膊酸。
洗菜区呢?一定要按照你手臂自然下垂时,比手肘低20厘米来定。为啥?因为这样手掌刚好能自然落在水槽里,洗菜切菜都不费劲。
三、吊柜深度
吊柜的深度,很多人压根没注意,结果一装烟机才发现柜子太浅,烟机塞不进去。
常规吊柜深度在35到37公分之间,但我的建议是:先定烟机,再定柜子。毕竟烟机才是“主角”,吊柜只是它的“背景墙”,别本末倒置。
选对深度,不仅能让烟机嵌得严丝合缝,还能避免做饭时油污飞溅,清洁起来也轻松不少。别等到装好才发现“夹心”尴尬,那就真是“骑虎难下”了。
四、瓷砖
瓷砖这玩意儿,商家和装修公司推荐的花样可多了。但你记住,墙砖就选800×800规格的。商品房吊顶后,基本是2.4米高,三块800毫米的砖正好到顶,不浪费不说,看起来还整齐大气。
,橱柜装好后,吊柜与地柜之间通常留出78到80公分,这时候露出的瓷砖只有竖缝,没有横缝,不仅好看,清洁起来也省事。
别被400×800的“便宜诱惑”了,那不过是装修公司省人工和材料的“小把戏”。
五、吊顶
铝扣板吊顶,现在流行的是300×600的规格,别再傻傻地选300×300的,那可是“上古时代”的产物了。蜂窝大板虽然颜值高,但价格贵还不易维修,一坏就得请人来拆,麻烦得很。
选300×600的,不仅适合灯具和凉拌布局,还能拼出统一的视觉效果。颜色方面,推荐纯白色,无边框的哑光或珠光白,简洁又高级。
六、收纳拉篮
拉篮这玩意儿,很多人装修前没放在心上,结果装完才发现,根本放不了几个碗。
如果你不懂装修,就别指望全屋定制能给你安排个大的。很多设计是先定柜门,结果拉篮只能塞个50公分的,容量小得可怜。
建议提前自己买个80公分宽的拉篮,给定制公司留好空间。这种尺寸,三四十个碗不在话下,分区明确,拿取方便。
七、水槽大小
水槽选小了,洗个锅都像在“打太极”;选双槽的,洗大锅还得轮流来,累得够呛。
建议选宽度45到50公分,长度75到80公分,深度20公分以上的。这样的尺寸,一家四口也能轻松应付,洗锅洗碗不溅水,台面也干净。
水槽太浅,洗个大锅水就溅一身,那真是“洗碗洗出一身汗,锅没洗完心先崩”。选对了尺寸,才叫“洗得轻松,用得安心”。
所以,别再被“差不多就行”蒙蔽了双眼。
厨房装修,这七个尺寸,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错。否则,你的“烟火气”可能就成了“烟火坑”。
线上股票配资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